“纯粹就是糊弄人,太好混了!”
这话不是我说的,是足球圈里的老炮儿马德兴,对着足协新请来的“高参”——比利时人克瑞斯,直接就开喷了。
国足主帅的位子还热乎着呢,选帅这事儿,居然又交到一个几年前被咱们“退货”的洋顾问手里,这操作,你说魔幻不魔幻?
咱先把时间倒回2018年,那时候,这位克瑞斯先生顶着“比利时技术总监”的光环空降中国,手里挥舞着一本厚厚的欧洲足球宝典,扬言要给咱们的青训体系来一场脱胎换骨的大手术。
当时大家伙儿那叫一个期待,毕竟人家的履历金光闪闪,在欧洲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。
结果呢?
几年下来,青训的苗子没见长多高,倒是把咱们的地给刨得坑坑洼洼,最后他老人家拍拍屁股走了,留下一地鸡毛。
可最有意思的是,这位在中国水土不服的“大神”,转头去了摩洛哥,居然帮人家在世界杯上搞出了个历史性的四强。
这就好比一个厨子在你家炒糊了菜,跑到隔壁家却做出了满汉全席。
这事儿你说找谁说理去?
于是乎,咱们足协一看,嘿,这哥们行啊,看来不是他不行,是咱们的锅不行。
得,再请回来吧!
于是,克瑞斯摇身一变,成了国足选帅的顾问。
这下好了,咱们中国足球未来掌舵人的挑选大权,又回到了一个外国人手里。
马德兴那句“纯粹糊弄人”,就像一根针,直愣愣地戳破了这层窗户纸。
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我能理解马记者的火气。
这些年,国足就像个病入膏肓的病人,咱们到处寻医问药,从德国神医到意大利名家,请了个遍,药方子换了一沓又一沓,结果呢?
病没见好,反倒把自家的底子给折腾空了。
现在又把一个当年没干出名堂的“前任”请回来当参谋,这不就是典型的病急乱投医嘛。
咱们来盘盘克瑞斯在摩洛哥的成功。
那确实够硬气,世界杯四强,非洲球队的天花板。
可问题是,摩洛哥的成功能复制吗?
人家队里那帮球员,哪个不是在欧洲五大联赛里摸爬滚打的主儿?
人家的青训体系,是几十年沉淀下来的。
咱们有什么?
咱们有的是连停球都停不稳的“宝贝疙瘩”,有的是一到大赛就腿软的“心理素质”。
这就好比你给一个开拖拉机的师傅一本法拉利的说明书,他能把拖拉机开出赛车的感觉吗?
根本不是一回事儿。
克瑞斯能把摩洛哥那群“野马”捏合成一支铁军,不代表他能把咱们这群“家猫”训成猛虎。
他所谓的“了解中国球员”,我听着都想笑。
一个在中国待了没几年的老外,他能了解到什么程度?
他知道咱们的球员为什么从小就缺那股子狠劲儿吗?
他明白咱们的足球环境里那些盘根错节的人情世故吗?
别忘了当年的里皮,世界杯冠军教头,名头比克瑞斯响亮多了吧?
老爷子当初也是雄心勃勃,想把意大利的足球哲学移植过来,结果呢?
还不是被咱们这片神奇的土地搞得灰头土脸,最后只能长叹一声,挂印而去。
连里皮都玩不转,你指望一个“二进宫”的克瑞斯能点石成金?
说到底,国足的问题,根子从来就不在教练身上。
教练顶多算个掌勺的,你给他的食材就是萝卜白菜,他怎么给你做出鲍鱼海参的味儿来?
咱们的青训,咱们的联赛,咱们的足球文化,这才是真正的病根。
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不解决,你就是把瓜迪奥拉、克洛普打包请来,也白搭。
所以,克瑞斯回来当顾问这事儿,在我看来,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“甩锅”大戏。
你看,我们请了世界级专家了,选出来的教练也是专家认可的,再不行,可就不是我们的问题了。
这套路,咱们见得还少吗?
球迷们的心,早就被这么一轮一轮的折腾给伤透了。
大家现在看国足,就像看一部永远猜不到结局的烂尾剧,明明知道最后还是失望,但总忍不住想再看一眼,期待着能有奇迹发生。
可惜,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,中国足球的奇迹,更不能指望一个比利时“混子”。
你说呢?
配资炒股查询,顺势盈配资,股票加杠杆具体步骤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